站内搜索:
主办:中共兴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,兴平市监察委员会
当前位置: 首页 - 廉政文化 - 文学作品 - 正文

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

兴平廉政网 发布日期:2021年11月04日 来源: 访问量:

廉洁,最早出现在《楚辞·招魂》中:“朕幼清以廉洁兮,身服义尔未沫。”《楚辞·章句》中注释说: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洁”,也就是说,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,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,就是廉洁。

廉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。春秋时,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,受人爱戴。有人得到一块宝玉,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,子罕拒不接受,说:“您以宝石为宝,而我以不贪为宝。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,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。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!”

学党史、守初心,知敬畏、尚廉洁。清正廉洁,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,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。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、一瓢一碗,摘梨子时也写明数量,按价把应交的钱捆在树枝上;毛泽东同志也曾立下“恋亲不为亲徇私、念旧不为旧谋利、济亲不为亲撑腰”的“亲情规矩”三原则;任弼时同志“一怕工作少,二怕用钱多,三怕麻烦人”的“三怕”精神等等。追忆党史,一大批为民服务、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!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明白,破一次规矩,就会留一个污点;谋一次私利,就会失一片人心。

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作为价值导向,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。只有真正为人民、真心为人民的人,才能一身正气,真正做到对理想信念虔诚而执着、至信而深厚,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

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。“高飞之鸟,易死于食;深潭之鱼,易死于饵”。一个人可以选择当官,也可以选择发财,但绝不能选择通过当官来发财。“廉者常乐无求,贪者常虞不足”。廉洁奉公,心系于民,做到“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”,秉公用权,不谋私利,这是一切领导干部乃至所有公职人员都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。一生“廉者常乐”,到老年退休下来,静夜扣心自问,一生无愧于国家和人民,心上没有一点疙瘩,岂不乐哉!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严以律己,就是要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,慎独慎微、勤于自省,遵守党纪国法,做到为政清廉。”清廉是从政最有用的“护身符”。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,做到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,谋事要实、创业要实、做人要实,加强自律,养成自觉,做到洁身自好、清正廉明。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既要形成高度的政治觉悟,也要懂得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,慎独慎微,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。

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。党的作风如果不纯不正,党的形象就会遭到破坏,党的威望就会遭受损失,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逐渐丧失。延安时期,无论是斯诺、史沫特莱,还是陈嘉庚、黄炎培,这些国际人士、党外人士在亲身感受到共产党领导的这方水土政治清明、军民团结、上下一致、一派清新蓬勃的气象之后,一致认定“延安作风”必胜,“西安作风”必败,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。管中可窥豹,一叶而知秋,事实证明,优良作风就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和制胜武器。

“廉者,政之本也”。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。作风体现党的性质,代表党的形象,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。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坚守底线,把党纪国法作为带电的高压线,时刻做到自重自省、慎独慎微,管得住言行、守得住清白,树起自律标杆;要始终坚持依规依法办案、按章作业,带头执行各项纪律禁令,自觉守纪律、讲规矩;要坚持从细节做起,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强化法纪观念,切实筑牢思想防线,自觉树立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良好形象。


咸阳市及各县区廉政网 廉政系统网站 常用网站